揭秘:香港“四大家族”如何做財富傳承?

“富不過三代”,是自古以來的家族“魔咒”。
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數據顯示,代際傳承會使得企業價值縮水56%。如何讓家族一代辛苦打拼出來的財富,順利傳給下一代,甚至代代相傳;如何在子女眾多的情況下,合理分配和安排財產,才能讓家族長期和睦,是每個家族都值得深思的問題。
香港有眾多老牌的地產家族,其中以“四大家族”為典型代表。那麽香港四大家族是如何進行財富分配與傳承的?又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可供借鑒?

圖片

李嘉誠家族:“三兒子”家族信托

李嘉誠是香港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曾多年被評為香港首富,其資產遍布全球,同時他也是香港房地產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擁有長江實業等主要地產公司。

李嘉誠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澤鉅和次子李澤楷。長子李澤矩沈穩低調、細密認真、有責任感,熟悉公司業務,在集團內部有良好的支持基礎,是非常合適的接班人;次子李澤楷則更喜歡冒險與開拓,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早早地便離開家族企業單飛,開拓了自己的事業。

圖片

李澤鉅(左)、李嘉誠(中)、李澤楷(右)

2018年,李嘉誠辭任長和及長實主席,將其商業帝國交給長子李澤鉅打理,次子李澤楷則獲得現金支持,收購其他產業以發展自身的業務。

早在2012年,為了避免分家時兄弟間產生內鬥,並讓旗下企業順利交棒,李嘉誠便設立了家族信托,並公布了具體方案,幫助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該家族信托為不可撤銷信托,至少設立了4個家族離岸信托基金(DTI、DT2、DT3、DT4),分別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房產物業等,並對每個信托基金指定了受益人,包括李澤鉅、其妻子及子女、李澤楷等家族成員,該信托架構保證了家族控股企業的安全和平穩運作。

與此同時,該家族信托還設置了權益類和財產類信托,兩個兒子被指定為受益人,長子李澤鉅可順利接班,次子李澤楷則可獲得現金分紅。

圖片

2015年,李嘉誠將長實與和記黃埔進行了重組,將註冊地由香港轉到法律靈活性更高的開曼群島,從而為家族資產再加上一道防火墻。

據媒體報道,李嘉誠的家族信托基金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簡稱LKS Unity),是目前香港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家族信托基金之一,控制了長和系22家上市公司股份。

李嘉誠也將家族信托視作自己心中的“第三個兒子”,他還曾表示,家族信托可“讓商業帝國正常運轉,讓兩個兒子有兄弟可做。” 

在資產配置管理方面,一直以來,都有人將維港投資視為李嘉誠的家族辦公室,不過長江實業集團曾做出過澄清:「維港投資並非李嘉誠先生之家族辦公室,該公司由周凱旋小姐全資擁有,李嘉誠先生僅聯同維港公司參與科技與創新科技項目。」

不過,據媒體報道,2004年,李嘉誠便通過李嘉誠基金會加入維港投資,成為其合作夥伴,而維港投資的資金均來自李嘉誠。

周凱旋曾闡述過維港投資的運作模式為:李嘉誠個人承擔所有的投資風險,投資的收益全部歸屬於李嘉誠基金會。此外,維港投資的投資項目,亦有機會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效應,或者有解決巨大問題的可能,推進未來的顛覆性的科技。

在投資方面,由於維港投資資金來自李嘉誠,沒有盈利壓力,因此基金能容忍更長的投資期間,對回報容忍度較高,不受市場短期波動影響。

盡管李嘉誠不參與投資的日常評審和選拔,但也喜歡和那些具有顛覆性企業的創始團隊見面,以了解這一技術領域和使命。在地域上,維港投資主要集中在美國矽谷和以色列,對大陸高科技企業投資不多。在投資思維上,維港投資還深受李嘉誠「反向思維」的影響。

截至2022年4月,維港投資在全球投資了151家新興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Siri、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平臺Spotify、即時通信軟件Skype、視頻會議工具Zoom、人工智能DeepMind、Siri(內置在蘋果手機)、導航應用Waze等。其中,Spotify的回報率高達15倍。

圖片

鄭裕彤家族:“子、孫‘雙軌並進’”傳承法

鄭家的商業版圖涉及金融、地產、珠寶、零售、能源、通訊等,以新世界和周大福為兩大支柱產業,新世界為香港知名的地產公司,周大福則為一家珠寶公司。

鄭裕彤家族的企業和財富如今都獲得了良好的傳承和過渡。

這首先得益於鄭裕彤生前對家族成員培養,尤其是接班人培養的重視。鄭裕彤家采用了“子、孫‘雙軌並進’”的傳承方法,從而更好地幫助家族企業實現平穩的代際傳承。

鄭裕彤的接班人是其兒子鄭家純,長孫鄭誌剛也被視為下一任接班人的合適人選。長孫鄭誌剛從小備受家族重視,14歲便獨自赴美求學,回歸家族企業後主導了新世界百貨的上市,並交出了出色的業績。

在鄭裕彤逝世後,長子鄭家純接手新世界集團,長孫鄭誌剛掌管新世界發展,孫兒鄭誌明接掌新世界創建,孫女鄭誌雯負責新世界酒店業務,家族成員分工明確。2017年鄭家純因身體原因讓賢,鄭誌剛成為新世界發展和家族新一代掌舵人。

圖片

其次,鄭裕彤生前非常重視對家族資產進行分配和規劃,采用了離岸信托對家族資產進行了分配。通過離岸公司Cheng Yu Tung Family Holding和Cheng Yu Tung Family Holding II,鄭裕彤家族合計持有周大福資本95.65%股權。這種方式不僅對資產進行了很好的保護,同時還規避了稅收問題。

同時,在鄭裕彤逝世後,家族還進行了資產的整合與套現。例如,通過私有化新世界中國並撤銷上市地位,為未來拆分上市鋪路。家族還清空了內地項目,套現了339億人民幣。這些舉措不僅優化了家族企業的資產結構,也為未來家族做財富傳承提供了基礎。

再次,鄭裕彤家族不斷拓展多元化的業務,除了地產和珠寶外,還涉及金融、零售、能源、通訊等領域,這種多元化業務的布局,大大增強了家族的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該家族還不斷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例如,周大福首創999金,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鄭裕彤家族不僅重視物質財富的傳承,還非常重視家族文化和精神的傳承,經常通過家族聚會、培訓和交流等方式增強家族成員之間的團結和信任,提升家族成員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

此外,在資產管理方面,周大福還設立了自己的家族辦公室。周大福家辦的資金來源於鄭氏家族的核心資產,即新世界的房地產和周大福珠寶生意帶來的現金流。

由於周大福家辦並不對外募資,因而投資有著很強的靈活性。據相關媒體報道,周大福家辦過去偏愛一級市場投資,通常會作為LP進行股權投資,並且更偏愛黑馬基金,同時還喜歡投資專項基金。

圖片

李兆基家族:“分工不分家”

李兆基被譽為“香港巴菲特”和“香港四大地產天王”之一,房地產是其家族的核心財富版圖。

李兆基曾與郭得勝共同創立了新鴻基地產,後來獨立創辦了恒基兆業。與李嘉誠多元化的布局不同,李兆基更專註於房地產,恒基兆業地產是其家族產業版圖的核心。除恒基兆業以外,其商業版圖還包括中華煤氣、美麗華酒店等。

在其他地產家族都已由第二代、三代接班之時,李兆基直到91歲才退休。

不過,其實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李兆基便開始部署接班事宜,安排長子李家傑,次子李家誠先後進入集團,分別在恒基負責內地和香港的兩塊業務,為未來順利接班做準備。

圖片

而李兆基在進行家族代際傳承布局時,也並未遵循其他家族采用的長幼有序的原則,而是采取了“分工不分家”的方式。

李兆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贊兩個兒子:“務實低調,表現都是100分”。因而,他給了兩個兒子李家傑、李家誠同樣的接班大位,兩個兒子成為了共同接班人,兩人均為恒地董事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不過,李兆基將占恒基業務大頭的香港業務交到了次子李家誠手上,長子李家傑則負責恒基的內地生意,在香港中華煤氣和美麗華酒店等產業中,也大致如此布局。

做出這樣的安排,李兆基依據的是兩個兒子不同的性格。

長子李家傑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不住豪宅、不開豪車,除了幫助父親打理大陸事務,主要業余愛好就是傳統藝術和體育運動,如茶道、滑雪等;次子李家誠性格開朗,擅長交際,負責香港本地零售酒店業務。

“家傑靈活,家誠實幹,他們一直有很好的分工,家傑主力負責內地,家誠主力負責香港,所有重要決策他們都會參與,有商有量、一起做決定。”李兆基曾這樣解釋道。

同時,喜歡“兒孫滿堂”、“錢多人旺”“多多益善”的李兆基,也讓其他家族成員進入了管理層。譬如,在1976年李兆基創辦恒基地產時,便攜手其胞妹馮李煥瓊一同創業,馮李煥瓊是恒基地產的總司庫,也即“錢掌櫃”。同時,李兆基的女兒李佩雯、女婿李寧、外孫女李敬恩也在集團管理層。

另外,2004年,李兆基成立了“兆基財經企業公司”,專門打理家族分散在全球的65億美元投資。李兆基的恒基地產還設置了家族信托來進行家族財富的保護和傳承。

圖片

郭得勝家族:傳承曲折的內鬥大戰

1963年,郭得勝創立新鴻基,歷經九年將新鴻基發展壯大,並成功於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自此,新鴻基開始專註地產領域,尤其是高端地產。後又歷經60年,成為了香港最大地產開發商之一,市值高時近4000億港幣,其家族2021年福布斯財富雜誌顯示達276億美金。

1990年,郭得勝因心臟病復發離世,並將價值百億的集團43%股權鎖入郭氏家族信托,受益人包括遺孀鄺肖卿、3個兒子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聯及其家人。通過信托綁定受益人,郭得勝希望通過信托綁定受益人,實現家族財富的順利傳承。

圖片

在郭得勝逝世後,老大郭炳湘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次子郭炳江和三子郭炳聯則出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新鴻基一度風生水起,擴張速度加快,甚至超過長實地產。

然而,一場意外事件讓郭氏兄弟之間心生嫌隙,並開始走向分裂。

1997年,郭炳湘被張子強團夥綁架7天,期間飽受折磨,然而兩個弟弟為誰承擔贖金而爭論,就連母親鄺肖卿也對贖金一事遲疑。據傳,最終,郭炳湘夫人李天穎自掏腰包,單槍匹馬見了悍匪,將贖金討價還價至6億元。

綁架事件後,身心受創的郭炳湘一度患上抑郁癥,疏於管理公司事務。後來,郭炳湘與其妻子關系變差,轉而投入紅顏知己的唐錦馨的懷抱,他還不顧母親反對,將唐錦馨安排進新鴻基董事局。

2007年,郭炳湘與兩個弟弟發生矛盾。2008年,兄弟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郭炳湘被董事會罷免集團主席和行政總裁職務,隨後他將兩位弟弟郭炳江、郭炳聯告上法庭,訴訟駁回後,郭炳湘被免除了一系列職務。集團事務由母親鄺肖卿和兩位弟弟主持,郭炳江、郭炳聯共同擔任聯席主席。

2010年,郭炳湘被剔除出家族信托受益人名單。此時,新鴻基地產已成長為市值千億的地產巨頭,將郭炳湘除名相當於令其損失上百億港元。

2011年9月,兩個小兒子提拔為聯合掌門人。然而,2012年,郭炳江和郭炳聯因涉嫌行賄香港特區前政府官員被廉政公署傳訊。有媒體猜測,這或與三兄弟內鬥有關。經過近三年的審理,這場“世紀貪腐案”以郭炳江判刑5年,7人執行董事組將近一半入獄結尾。

郭氏家族的這場內鬥紛爭鬧劇,沒有贏家,內鬥不僅損傷了整個集團的利益,不斷的內鬥也讓整個家族蒙羞。

由此可見,家族傳承不僅僅是財富和股權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家族價值觀、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如何創建好家族溝通機制、制定家族治理規則和傳承規劃,做好家族成員的教育和培養,對家族傳承而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