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儲蓄保險該不該買?買哪種?給大家提供幾點思路

在內地保險利率下降到3%之後,很多內地居民選擇到香港買儲蓄險,大部分人都是奔著高收益去的,要知道香港儲蓄分紅險收益預期能達到6%~7%;但是還是有非常多朋友對香港保險不了解,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保司以及產品。

今天,花點時間,先捋一下香港保險的幾個要點:


1、 香港主流的幾大保險公司

2、 香港儲蓄保險的主要類別

3、 內地赴港投保的典型需求

4、 香港儲蓄保險的篩選邏輯

香港主流的幾大保險公司

香港提供長期人壽保險服務的保險公司有53家,但是對內地客戶來說,也不可能逐一去了解,實際上我們內地客戶投保的保險公司大多數集中在前15家。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這頭部香港保險公司分為3類:
第一類是規模最大的老四家保司;
第二類是僅次於老四家的發展迅速產品力強的中堅力量公司;
第三類是內地國字頭在港保險公司。
圖片

第一類,香港老四家保險公司,分別是安盛、保誠、友邦、宏利
這四家不用多介紹,下面這張圖很清楚了,在香港買保險繞不開的老四家。
圖片

安盛:資金優勢
1816年成立於法國,1986年進入香港,2021年世界500強排名第46位,管理資產超過11萬1千億歐元,擁有全球最大的醫療保險集團;

保誠:資管優勢
1848年成立於英國,1964年進入香港,2021年世界500強排名第185位,擁有2家全資的資產管理公司,兩家合計資管規模高達6000多億英鎊;

友邦:行業知名度
成立於1919年中國上海,1931年進入香港,2021年世界500強排名第213位。香港AIA是目前泛亞太地區最大的保險公司,也是是內地唯一一家外資獨資的保險公司。

宏利:政府背書
宏利國際成立於1887年加拿大,2021年世界500強排名第169位。香港的養老基金1/3由宏利來管理,所以宏利在政府關系上有優勢。

第二類,中堅力量保險公司,典型代表就是富通、萬通、富衛、永明金融
他們產品競爭力非常高的,比如最近熱銷的富通匠心·傳承,無論是回本期還是irr都要高於同行其他產品。

第三類,國字頭保險公司,比如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太平洋人壽
他們的產品力也是不小的,比如裕饒傳承II10年irr就高達4.29%,有的產品保費滿足一定的門檻,也可以對接內地養老社區。


香港儲蓄保險的主要類別

從險種的角度,儲蓄理財類的險種對內地客戶的吸引力會更大,這也是為什麽第二部分我打算專門講儲蓄險。

至於為什麽保障類的險種(重疾、醫療、定期壽險)的比重下降,其實和內地在這方面的進步有很大關系。

感謝內地保司的努力,內地的保障險種已經非常完善了,香港的保障類產品已經逐漸開始卷不過內地的保障型險種的產品設計了。

言歸正傳,香港的儲蓄險基本都是分紅險,可以大致分為6類:

1、 長期分紅儲蓄保險
最常見也是內地客戶投保最多的,保證收益通常在0.5%-1%之間,長期預期年化收益在6%-7%之間;

2、 短期儲蓄保險
3年、5年、8年期,保證收益高,對標銀行存款,在美元高息期間,保證收益3%-4%;

3、 保費融資產品
前期現價高,回本快,可以從銀行貸款來賺取貸款利息和保險利息之間的息差,保證收益1%-1.5%,預期年化收益4.5%-5%;

4、 派息年金
每年派發現金流的年金產品,一般作為支持高端醫療險的保費支出,以單養單,保證收益1.5%-2.5%,預期年化收益4%-4.5%;

5、 養老年金
和內地養老年金差別不大,但香港預期壽命比內地長,故優勢不大;

6、 大額杠桿終身壽
費率低,免體檢保額高,保額不斷增長。


內地赴港投保的典型需求

基本上,聊到港險時,總繞不開這些關鍵詞:


“多幣種資產”、“海外資產”、“留學規劃”、“海外養老”、“投資移民”、“資產傳承”,對這些概念沒有一定的認知,是不可能有興趣去了解和接觸香港保險的。

比如寶媽和寶爸,選擇去買香港保險,主要是給孩子提前儲蓄和規劃一筆教育資金,未來孩子留學可以拿出來使用。

還有就是歸國新中產或者企業中高管,因為之前的海外經歷,有一筆外幣資產需要安排,但又不想多花精力打理,那麽港險自然就成為了他們感興趣的投資手段。


或者自己或家庭長遠來看有移民、海外養老可能,港險也往往會成為資產配置中的一個工具。


香港儲蓄保險的篩選邏輯

最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研究香港保險市場和產品上,基本把主流的保險公司和他們的產品都做了一番了解。


我覺得至少要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持有期限和預期收益;
尤其是持有期限,一定要想清楚,這筆錢是用來幹嘛的,多久一定會被取出來?

如果短期持有,比如說10年左右,那麽就可以選擇回本快,短期收益比較高的險種。
如果中期持有,比如說15年左右,比如選擇富通匠心,年化收益可以達到5%左右;
如果長期持有,比如20年左右,除了特別出彩的產品,比如宏利的部分產品到達6%左右,各家產品的IRR差距不大,都在0.1%左右。

第二,分紅實現率
分紅實現率是衡量一家保險公司分紅險產品表現到底好不好的核心指標,香港保監局2015年出臺GN16指引,要求香港保險公司在官網披露從2010年起以及最近5年內曾發出新單的分紅產品的實現率。

比如,投保A款產品,假設分紅現金價值是100塊錢,如果實際的現金價值確實是100塊錢,那麽分紅實現率就是100%。

如果實際現金價值只有90塊錢,那麽分紅實現率就是90%;如果實際現金價值是120塊錢,那麽分紅實現率就是120%。

各保司的分紅實現率可以在香港保監局的網站上就能查到:
https://www.ia.org.hk/sc/fulfillment_ratio/list_of_insurer.html

老四家產品的分紅實現率基本都在98%以上,可以說相當優秀了。但要註意的是,這是整體情況,分紅實現率會因不同產品而異;而且,披露的是過往表現並非未來將會達成的指標;

第三,要基於需要考慮產品本身的屬性、功能、特點
前面有提到,很多人配置港險時,往往是帶著比如“海外留學”、“資產傳承”、“多幣種資產”等具體且因人而異的需求而來的。

而這些需求,就是我們在選擇產品時,除了對比irr和回本時間這種簡單的財務表現之外,更需要給客戶梳理和考慮清楚的。

香港保險區別於內地保險,除了年化收益比較高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功能非常強大,保單設計也非常靈活,常見的有:
1、 保單拆分
2、 無限更換被保險人
3、 多元貨幣轉化
4、 雙重貨幣戶口等等。

這些差異化的需求,就需要經紀人和客戶充分溝通,並充分了解手裏的產品在應對客戶需求時的特點,才可能做出最符合客戶利益的方案。


這也是普通人在進行香港保險配置更需要找到一位專業人士,幫助你抹平信息差,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跨地區資產配置方式。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